close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74&t=387173
((圖片出不來  請利用上述連結觀看))

目前影音消費市場上高畫質的需求越來越大,由此可見新一代的影音設備和規格漸漸由一般大眾所接受,這帶來的即是另一波的消費熱潮,慢慢浮上了市場。在之前 DVD規格剛推出時,480P的影片解析度和5.1聲道的震撼完完全全取代了舊有的VCD影音格式,當初在接觸了DVD的格式之後很難會再屈就於VCD的 畫質。最近新一代HD影音高畫質的標準接著出現後,那種對高畫質影片的感動油然而生,回憶起來,只能興嘆科技時代的進步,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當然敗家的 念頭跟著燃起,小朋友一一離家出走。

本人因為一台白色小惡魔(Wii)的降臨,把原本還頭好壯壯的20吋SONY全平面電視給換成了SH3741,享受著大尺寸感觀效果。

SH3741是一台C/P值頗高的液晶電視, 目前用得很滿意
按這裡檢視圖片

就是它, 你這個"可愛"的小惡魔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平時也會看看影片,看看日劇和動畫,這時陪伴我多年的XBOX一直充當著很稱職的Media Center,小手術之後搭配XBMC的XBOX,功能之強大,說是最強的影音播放器也不為過,幾乎正規的影音檔案格式都可以播放,而且使用介面友善、方 便的檔案瀏覽管理,配合原廠的搖控器,令我愛不釋手,一直陪伴我到現在。但是,強歸強,還是有其罩門在,XBOX的CPU和記憶體針對現在的720P以上 的影片,明顯得能力不足,且對高壓縮比的.rmvb和.mkv的檔案格式也是如老牛拖車。難道,XBOX你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嗎?不死心的我,有一陣子一直 在網路上尋求解決之道。有人實測,可以把XBOX的CPU由700Mhz更換成1.2G Mhz,記憶體也可以由64Mbyte增加成為128Mbyte。嗯,這的確是有幫助,在播放720P的影片上是OK的,但1080的解析度呢?不好意 思,XBOX還是只能跟您說聲抱歉,下台一鞠躬。

陪伴我多年的Media Center
按這裡檢視圖片

XBMC的介面, 用過的人都說讚呀~
按這裡檢視圖片

慢慢地,開始覺得480P的解析度已經滿足不了我了,XBOX我也只好忍痛放棄它了。為了迎接1080P時代的來臨,HTPC的解決方案應該是最符合我的需求。所以開始走上了我打造HTPC這一條路。

即然是組裝PC對這方面我的了解還算透徹,以前平時有在幫別人裝裝修修個人電腦,又加上工作的磨練,要自己組一台並不是難事,難是難在“用途”,以前幫人 家組電腦時,都一定會問“組這台電腦的用途是什麼?”相對地,現在自己來問自己,我要組的這台電腦是要幹什麼的咧?下面來列出我的需求吧。

1. 拿來當Media Center用的,操作使用上要方便,最好是有像XBMC的使用者介面,一隻搖控器就能搞定所有功能。
2. 既然是要放在電視附近,起碼也要長得像家電吧,所以在Case外殼上必需要挑選一下,而且尺寸上要能夠塞進我寬44.7 cm的櫃子裡。
3. 使用的耗電量能低就儘量低一點,在使用上機體溫度最好不要太高,必竟要塞在密不通風的櫃子裡。
4. 希望能有光纖輸出,能夠輸出不經解碼的AC3和DTS訊號源至擴大器,雖然現在的主機板都是內建多聲道的解碼晶片,但考慮到擴大器輸出的效果,還是比PC來的好,而且需要把所有設備的輸出音源整合至擴大器上可以供切換的情況之下,還是使用外部擴大器來得方便。
5. 能夠解H.264和VC1格式的編碼。
6. 機體本身的噪音要儘量低,總不能看電影時還不時聽到風扇的噪音,這就一整個鳥掉了。
7. 花的錢,能省儘量省,兩萬以內看可不可以搞定。

林林總總列出來之後,開始作功課吧。在這幾個月的找尋之下終於有了個結果。
第1.和2. SilverStone HTPC的機殼可以符合我的要求,他家的機殼有搭載imon這套類似MCE的套件,並有VFD和IR搖控器,而且長得像音響設備也好取得,這點相當討喜。故選擇了SST-LC16M這款Case。
第3.剛好最近AMD出了一系列45W的CPU,經過別人的測試報告得知耗電量和溫度很低,故選擇AMD BE-2350這顆。
第4.的話現在的機板內建的音效卡幾乎都有支援SPDIF輸出的介面,所以選擇了GA-MA69G-S3H,on board光纖音源輸出孔,那就不用再找輸出檔板來裝啦。
第5.可以選擇軟解和硬解來達成,選擇軟解的話CPU要選擇高檔一點的,但我選擇了BE-2350,這顆2.1G Mhz的速度應該不足以負荷1080P的播放能力,又剛好最近ATI出了HD系列的顯示卡,可以硬解H.264和VC1的影音壓縮格式,而且我也沒有3D 使用上的需求,故選擇了較便宜的ASUS EAH2400PRO,無風扇設計少了一個噪音源,也符合了第6.的要求。
再加個350W的PSU、一台DVD光碟機和硬碟機,全部加一加超出預算一些還可以接受。

以上除了Case在網購取得外,其他的清單列一列,一下班就衝到光華商場去比價。可能是我太久沒組電腦了,電腦詢價的能力真是降低了不少,這次的詢價讓我 吃足了苦頭。算了,不管了,找一間覺得價格不錯的全部在那買一買好了。選定並批價完成,店家在備貨時,才得知BE-2350沒貨了,店家也很用心的幫我調 貨,但不是沒貨就是價格偏高,看一下時間,光華也快打烊了,只好除了CPU外其他先付錢帶走,明天再自己去八德路上找找看囉。隔天,殊不知這顆CPU那麼 紅,找了好久,才找到一間BE-2350有貨,二話不說付錢走人。

以上是我組這台HTPC的辛路歷程,廢話多了點,沒圖也沒真相,以下來看看我的戰利品。
按這裡檢視圖片

AMD BE-2350 45W,千辛萬苦才問到的CPU
按這裡檢視圖片

ASUS EAH2400PRO 他將是第二主角,負起H.264和VC1解碼的重責。那第一主角是誰?當然是最貴的SST-LC16M囉,Part II時會詳細介紹,敬請期待
按這裡檢視圖片

它有三個輸出介面,分別是AV色差輸出、D-SUB和DVI,接我的SH3741當然是用DVI轉成HDMI端子輸入囉
按這裡檢視圖片

GA-MA69G-S3H 主機板
按這裡檢視圖片

後面端子應有盡有,還很貼心的提供了D-SUB和HDMI介面的保護套
按這裡檢視圖片

保護套取下,很可惜的是這HDMI介面是用不到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創見DDRII 800 512M*2,作HTPC 1G Memory跑雙通道就很足夠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Poineer DVR-212BK燒錄器,號稱什麼目前最強燒錄器,沒差只是先代用,以後藍光DVD或HD DVD普及時再把它換掉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台是支援SATA I 介面的燒錄器哦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七盟350W PSU,原本想買台達的350W,結果看錯了,算了沒差也夠用
按這裡檢視圖片

它的12公分大風扇讓人覺得很可靠,希望能在散熱方面幫點忙
按這裡檢視圖片


Seagate 250G SATA II 企業版硬碟,預算關係,不然可以上500G一次搞定
按這裡檢視圖片

SATA II介面,窄窄的SATA排線,不用屈就寬寬的IDE排線,比較不會阻礙到散熱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最後來個插花,考慮到imon管理程式可以納入電視卡功能,也可以把它拿來錄電視節目,把之前買的H900電視卡拿來測試看看和imon和不和
按這裡檢視圖片

以上提供給最近想組HTPC的各位參考參考,其實在主機板和CPU上的考量來說,如果沒有功耗方面的需求,可以搭配等級較高的CPU,用GA-MA69G-S3H上的HDMI輸出,也就是用顯示卡的錢來貼CPU啦,這也是另一種選擇哦!!
繼”打造自己的HTPC,迎接1080P的時代-Part I 硬體零組件介紹”這篇報告之後,現在要跟各位介紹這次的主角“SilverStone SST-LC16M”HTPC機殼“。

我之所以會選擇它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 面板素雅大方,不花俏,看起來就像是台影音家電,很適合跟影音設備放在一起。
2. 尺寸可以塞進我的櫃子裡,原本想選擇LC14M的,不過LC14M寬43.7cm對我的櫃子來說太剛好,而且搭載兩個CDROM的功能也有點多餘,也沒有 了像音響設備控制大小音量的旋鈕,少了這個除了爽度差了點,對我所要求像“家電”的偽裝性也少了許多,最主要是它的外置USB插孔在側邊,就我尺寸剛好的 櫃子來說,這如同是個雞肋。
3. 內部空間大,最多可以塞七顆硬碟,以後要作RAID也方便。
4. PSU符合ATX規格,以後PSU掛了也好取得好更換。但這就有個缺點,體積就會大一點,這端看各位選擇時如何取捨了。

來瞄一下它的規格吧~
Lascala Series - SST-LC16M
材質:鋁質前面板,厚0.8mm鋼體
顏色:黑色和銀色(我選的是黑的)
主機板相容:Standard ATX, Micro ATX
多媒體套件:VFD前置顯示,IR 搖控器,iMON media center軟體
型號:LC16B-M 黑色(本人購入的型號)
         LC16B-MR 黑色,含讀卡機
         LC16S-M 銀色
         LC16S-MR銀色,含讀卡機
機體容量:外部 5.25” *1,3.5” *1
               內部 3.5” *6
散熱系統:前端可加裝92mm風扇或8mm風扇 *2
               後方內建8mm風扇 *2,2050rpm 21dBA
               側邊可加裝8mm風扇 *1
介面卡空間:可擴充七個
前端I/O port:LC-16M-USB2.0 *4,IEEE1394 *1,audio *1,MIC *1
                     LC-16MR-26合1讀卡機 *1,USB2.0 *3,IEEE1394 *2,Audio *1,MIC *1
電源供應:標準PS2(ATX)選購
尺寸:寬42.5cm*高17cm*深42.5cm

接下來還是趕快請主角上場吧,包含零組件組裝情況,請各位客倌慢慢欣賞~

滿大一箱的,不過裡面竟然沒附什麼東西
按這裡檢視圖片

外觀俯視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開箱囉~只有一個本體外殼和一小盒東西
按這裡檢視圖片

馬上給它搬到桌上,7.3KG.... 頗重~
按這裡檢視圖片

拆去保護膠條~
按這裡檢視圖片

素雅的面板,讓我愛不釋手呀
按這裡檢視圖片

電源鍵一樣是亮邊處理 ,下方由左至右是電源指示燈、reset小洞洞和硬碟燈(什麼!?指紋!難道有質感的東西,指紋是必備的嗎?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中央由上至下分別為光碟機托蓋、VFD和前置USB、IEEE1394和AC97外接音源
按這裡檢視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光碟機托蓋的轉軸為油壓機構設計,會慢慢地蓋回去哦~
按這裡檢視圖片

再來是最高偽裝重點”音響等級音量旋鈕”,下方為播放快捷鍵HotKey,可直接由這裡控制媒體的播放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一樣是亮邊處理,質感呀~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下方四個墊腳也是高品質~ 不知道的人跟他說這台是電腦可能還不太相信呢
按這裡檢視圖片

面板下方開了一排的散熱孔,進氣無堪慮
按這裡檢視圖片

側邊留有輔助散熱孔,可於內部加裝8mm風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機殼後方,和一般機殼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主機板和PSU的位置相反,這樣作也有好處,因為PSU也是會發熱的,和CPU分開單獨散熱效果會比較好一點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另一邊為PSU的散熱進氣孔
按這裡檢視圖片

打開上蓋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裡就是另加8mm風扇的地方,可單獨為CPU導風散熱
按這裡檢視圖片

PSU的散熱孔
按這裡檢視圖片

內附的外殼後方系統風扇,也幫CPU散熱用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前方為光碟機、前置外接面板和硬碟機的鐵架,拆下來看看
按這裡檢視圖片

左右兩邊各可安裝三顆3.5"硬碟,前方鐵架可再分離加裝92mm或8mm風扇,中央為前置外接面板,和光碟機鐵架。再鎖上光碟機之後,下方還有空間,可以加個硬碟鐵架再鎖上一顆硬碟,加到滿共可裝七顆硬碟
按這裡檢視圖片

前方內部拆下鐵架的樣子,左右兩片鐵片在加裝前置風扇的同時,也把它取下使得進風順暢
按這裡檢視圖片

VFD的背面,看起來好像很脆弱,沒心臟拆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條是VFD的USB線,可拉到外部的USB port連接,或直接以轉接頭接在主機板上USB針腳上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再來我們來拆小盒子,小盒子裡面有SST-LC16M說明書、iMON光碟、iMON IR remoter、一包螺絲和電源跨接線
按這裡檢視圖片

電源跨接線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待機電源給VFD和IR Sensor,所以電腦在關機時,VFD面板可以設定顯示日期時間並可以用搖控器直接開啟電腦,這個讚!彌補了XBOX無法搖控開機的遺憾,其實XBOX也可以的,曾經搞過,不過還是放棄啦,組台HTPC比較實在點
按這裡檢視圖片

哈哈~主角中的主角,iMON搖控器現身~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上方電源鍵可用來開關PC,左方綠色鈕就是模擬鍵盤上的ALT+F4,關閉視窗用的,中央的圓盤形狀排列的按鈕用來切換模擬鍵盤滑鼠和Windows基本 快捷鍵。中間那顆有一個電腦圖示的按鈕,有用過MCE搖控器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是用來呼叫Media Center Application用的,在此會呼叫iMON用的iMEDIAN媒體中心使用介面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下方包括頻道切換、音量大小聲和數字鍵,最下面可直接呼叫”我的XX”等等的快捷鍵,還有DVD選單所使用的鍵~
這裡最常用到的應該就是中間最右邊那顆”Full Screen”鍵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

搖控器側邊,組裝挺紮實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前方IR Sensor部份作下凹處理,在單調中增添點美感
按這裡檢視圖片

拿XBOX的原廠搖控器來比較一下,以手感來說,XBOX的比較符合人體工學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

前方IR sensor,XBOX一整個遜掉,直接外露
按這裡檢視圖片

後方電池蓋的部份,和XBOX一樣吃兩顆四號電池,在這裡要抱怨一下,那麼貴的套件竟然沒附電池
算了,正好拿XBOX的來用
按這裡檢視圖片

疊疊看,厚度還OK啦
按這裡檢視圖片

好啦,拆得好累,開始裝零組件~

上主機板和PSU
按這裡檢視圖片

PSU也可以反過來裝,12cm的大風扇應該有助於散熱吧,不過側邊的散熱孔就沒用到了,還是按照原來的方向裝好了,PSU給它單獨散熱
按這裡檢視圖片

安裝光碟機和硬碟機
按這裡檢視圖片

鐵架歸位
按這裡檢視圖片

接上電源跨接線,分出來的小電源線要接到VFD上哦,不然關機VFD沒法顯示,也不能搖控開機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哇~很想罵髒話,大坨前置面板的線,好吧~硬著頭板慢慢接~總有一天會接完的(沒那麼跨張啦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接線之前可先用機殼內附的磁鐵圈,套到所有的線路上,據說明書上說可以減少EMI(電磁波)的干擾
按這裡檢視圖片

前置音源部份,除了AC97標準定義接頭外,另準備了AZALIA音源接頭標準,可擇一使用,至於什麼是AZALIA請各位去拜一下Google吧,這裡就不說明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呼~終於把面板所有的USB線給接上去了,針腳定義連接正確,裝置就能work了,使用到的USB裝置如下:
前置USB外接port四條
VFD一條
HotKey一條
共要三組共六個USB才能完全內接,如果各位購買此款外殼的話,記得挑一下主機板有內建最少三組USB,不然不夠就看著辦了
除了各類USB裝置外,還有一個IEEE1394,這個剛好和機板上的針腳定義相同,直接插上。如果不同也沒關係,它也有提供分線,可按照自己主機板的狀況去對應~
按這裡檢視圖片

記得,面板的燈號、reset switch和power switch記得要接,這個是最基本的~
這裡要注意的是,因為可以由iMON搖控器控制PC開機,那麼由外部POWER鍵的訊號線,要先和IR sensor module串連,IR sensor module再出一條線和主機板的power switch針腳連接,才能夠按電源鍵或用搖控器都可以達到開關機的動作,簡圖如下:

外部Power按鈕->進IR sensor module->出IR senor module 另一條線接到主機板上的power sw針腳

這部份不要擔心,說明書上寫得很清楚,也有圖示,只是文字是英文的

整理完線路,成品如下~ 啊~好累哦~
按這裡檢視圖片

再加把勁,裝上介面卡就快完成了,先上2400PRO
按這裡檢視圖片

那條CPU的獨立電源線真是敗筆,有空再買延長線來接,先放著~
按這裡檢視圖片

再上H900電視卡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裡有個困難了,電視卡雖然可以插入,不過有一個電阻會抵到前置面板的USB線路,不過也還好不會過熱燒焦就好~
按這裡檢視圖片

內部全部組裝完成,背後變成這樣
按這裡檢視圖片

裝完收工,記得上面那根槓槓要鎖回去,不然機殼鎖上就定位之後,才看到多出來的東西..... 就只能”
按這裡檢視圖片

來吧~拆下XBOX,XBOX光榮退伍~聽口令,立正!敬禮~ XBOX穿上便服,背上行李,大搖大擺走出營區..... (啥米東東啦......,裝機裝得很累又睡眠不足,就原諒我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

線材整理之後,把設備都移到另一邊,清空櫃子,這個地方就是你專用的啦~
有五條線要接:
左到右分別是網路線、電源線、光纖線、第四台纜線(接電視卡)、DVI to HDMI
按這裡檢視圖片

等等~~~~~ 這裡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原本以上的東西接上就OK了,不過塞進櫃子裡後,開機測一下溫度~
哇~不行,原本只有30度左右的CPU溫度爆升到47度,而且還有升高的趨勢,系統溫度也由40度左右
不行了,前方還是要掛兩顆風扇了,我HTPC低噪音的夢就此破滅~

算了,該來得的還是要來的,再拖出來,前方的鐵片剪下來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

再跑到光華買了兩顆92mm的大風扇,據店家說,這風扇的軸承是液態的~會比較耐用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

再加條一轉二的電源線來接前方92mm的大風扇,on board的風扇監控功能就可以Activate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再拿一條章魚~這條線還蠻實用的,共四條線,分別可輸出兩條12V和兩條5V的電源,我選擇兩條12V的電源去串接後方的系統風扇,讓系統風扇全速運轉抽取熱氣,不管吵不吵了~沒用到的電源接頭要用3pin的空接頭給擋起來,不然~嘿嘿嘿,短路就不好玩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裝上硬碟鐵架前的風扇架
按這裡檢視圖片

記得要買厚25mm的風扇哦,不然硬碟會凸出來當蹺蹺板~
按這裡檢視圖片

像這樣,再鎖回機殼,塞進櫃子裡~
按這裡檢視圖片
風扇鎖上之後,實測一下溫度,未開冷氣的情況下,CPU溫度降到37度左右,系統溫度降到42度~解決溫度危機,不過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噪音危機吧~

終於可以收工了,DIY的滿足感,現在才感受得到呀~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全貌,把原來在右邊的第四台數位選台器硬給它移到左邊來
按這裡檢視圖片

裡面的線................ 再說啦,以後想到再整理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最後補幾張iMON程式安裝完VFD的狀態~
起初未安裝程式時,是不會有任何顯示的,這個需要安裝完必要程式之後,VFD才有反應
按這裡檢視圖片

美呀,辛苦二三天而收成的果實更加甜美~
按這裡檢視圖片

托盤推出,順暢不卡~(卡了我就翻臉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總結:這台像極了音響設備的HTPC外殼真是令我愛不釋手,尤其是前方的VFD面板,只可惜不是搭載LCD的版本,不然爽度會更高,之後想購入類似外殼的朋友們,不妨考慮等一等搭載LCD新版的外殼上市再下手,本人是等不及了啦。

不免毒舌一下說說它的優缺點:
〔優點〕
1. 面板素雅,鋁質材質,配上亮邊按鈕,很有高級影音設備的感覺。
2. 內建整合式VFD顯示、hotkey按鈕和音量旋鈕,爽度不在話下。
3. 外殼厚達0.8mm鋼板,不易變形,堅固耐用。
4. 前CDROM油壓托門,更顯高貴。
5. 下方外接擴充孔檔板為磁性吸附,減少損壞機率。
6. 擴充空間彈性,並符合標準規格,零件替換容易,以後升級也方便。
7. 散熱系統效果良好,有顧及到前吸後排的氣流動向,側邊也有加強散熱導流,適合放在密閉的櫃子裡。
8. 放置硬碟機和光碟機的鐵架好拆卸,安裝密合度高不鬆動。

〔缺點〕
1. 價格高,若扣除imon套件的價格計算,外殼就值快五張小朋友,C/P值老實說不高,會令人卻步。
2. CDROM前蓋托門和外殼空隙過大,光碟機的讀取燈由外面看得一清二楚,此密合度有待商傕。
3. 外部面板連接內部USB等裝置線路繁雜,安裝不易。
4. 前置USB等外接裝置,在插入USB裝置後整個外接部份可以搖動,好像是背板沒鎖緊的感覺。
5. 機殼只有英文說明書,無標示中文。
6. iMON套件使用手冊內附於光碟中,必需用電腦才能觀看,比較不容易閱讀。
7. 面板前方藍光指示燈太亮,關燈看電影時,很刺眼~
8. VFD面板不支援多國語系,只能顯示英文。新的LCD版本據官方回答可顯示多國語系,算了,先買先享受吧。

大致上來說,這款外殼的設計和實用性上,我個人覺得是一個很棒HTPC外殼,個人使用上覺得很滿意,沒有什麼令人受不了的缺點,滿值得推薦給大家的。

最後,它內建的VFD和iMON套件使用心得上,會於Part III向各位報告。這可能需要點時間,因為我也還在摸索中,給我點時間,我會再跟各位報告的,感謝各位的賞文~
先前的PART I和PART II感謝各位的捧場,接下來的這篇我花了一段時間整理照片,所以到現在才發表,也請各位多多包涵。

iMON套件是一家叫”SoundGraph”的韓國公司所開發的,在台灣也有PC機殼廠商請他們OEM並將他們的產品整合到自家的Case上,如 SilverStone、Thermaltake...等。一般的機殼也是可以安裝他們的套件的,各位可以到SoundGraph官網上看看。
http://www.soundgraph.com/

之後內容會由安裝完OS之後開始介紹,廢話不多說,咱們看圖說故事吧。

<安裝iMON套件程式>
程式部份可以至官網內,下載最近版本。光碟內附的只到Ver 5.X,目前官網發佈了6.01.0202。

套件安裝簡單,只有幾個步驟
按這裡檢視圖片

選擇語系,套件提供多種語系可以選擇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個版本是由銀欣官網上下載的,所以會有"SilverStone"的字樣。
按這裡檢視圖片

啟動安裝
按這裡檢視圖片

軟體授權合約是安裝時必備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裡的姓名和公司名稱都要輸入,不然不能點下一步
按這裡檢視圖片

選擇安裝的程式,當然兩種都選啦
按這裡檢視圖片

確認後開始安裝
按這裡檢視圖片

完裝中
按這裡檢視圖片

完成囉~
按這裡檢視圖片

裝完後,會帶您進入iMON初始化精靈~
選擇搖控器類些,LC16M內含的即是”iMON PAD”
按這裡檢視圖片

使用原廠設定吧,不然按”否”也可以自定匯入搖控器按鍵類型
按這裡檢視圖片

設定快速起動的程式,也就是搖控器中間有一顆像電腦圖示的按鍵按下後會執行哪個程式,在這裡預設是iMEDIAN
按這裡檢視圖片

FrontView設定,來設定iMON啟動時,VFD前端顯示的模示,預設是自動
按這裡檢視圖片

安裝完程式後,在裝置管理員中,原本有一個”不明的USB裝置”,會變成”SG remote Control Device”
這個裝置包含VFD、IR Receiver和面板旋鈕的驅動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桌面上會多一個虛擬的knob,工作列也會常駐一個”iMON管理程式”。這個程式不能關哦,關了iMON所有功能都會失效,包含搖控器。
按這裡檢視圖片

補充一個,面板旋鈕的下方有七個快捷鍵,在裝置管理員裡會自動新增”人性化介面裝置”,共有七個裝置和一個”具HID功能的消費者控制裝置”,這個和iMON的驅動無關,OS會自動抓到它。
按這裡檢視圖片


<iMON介面>
接下來為各位介紹iMON的核心,沒有它所有硬體將無法使用哦!
在右下虛擬Knob,由它來顯示提供一些資訊,如音量大小、搖控器接收的狀態...等。

它的外圍光環有三種狀態:
音量控制為正常,並接受指令輸入。
按這裡檢視圖片
iMON硬體未連接,無法接受指令。這時就要到裝置管理員看看有沒有”SG remote Control Device”,如果沒有就要查查看硬體部份有沒有連接正確或者是否裝置已經損壞
按這裡檢視圖片
音量控制為靜音,接受指令輸入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模擬Knob上按滑鼠右鍵,出現設定選單
內有iTOOL和iMON公用程式兩部份
按這裡檢視圖片

<iTOOL公用程式>
iTOOL公用程式裡提供新聞中心和世界城市的相關資訊
iTOOL管理員就是用來設定這兩個東西啦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iTOOL裡將兩種附加資訊打勾,在桌面上就會多新聞中心資訊Bar和世界城市的時鐘
按這裡檢視圖片

新聞中心資訊Bar會依照所設定的RSS站台來作輪播,也可自行修改或加入
按這裡檢視圖片

<iTOOL管理員>
iTOOL設定方面,新聞中心可以設定視窗的狀態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可以由這裡設定要播放的RSS站台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世界城市中,也可設定該視窗狀態
按這裡檢視圖片

選擇您要顯示的城市資訊
按這裡檢視圖片

和氣象更新的間隔時間
按這裡檢視圖片

時鐘設定部份也可以設定鬧鈴功能
按這裡檢視圖片

<iMON公用程式>
接下來的iMON公用程式中可以執行一些好用的相關程式
按這裡檢視圖片

程式快速啟動列:這裡可以自定常用的程式供快速切換用,用搖控器的”App. Launcher”鈕也可呼叫這個視窗
按這裡檢視圖片

任務轉換器:類似Windows視窗中ALT+TAB切換使用中程式的功能,也可用搖控器的"Task Switcher"鈕呼叫
按這裡檢視圖片

FrontView:這裡是設定前方VFD顯示的模示,押機殼前方旋鈕持續1秒也可叫出此視窗,旋轉旋鈕可以移動反白來選擇需要的模式,在VFD上也會同步顯示模式名稱,這意味著~不需要開啟螢幕也可以設定這個功能。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顯示器解析度轉換器:可直接由這裡轉換螢幕解析度
按這裡檢視圖片

虛擬鍵盤:用搖控器就可以達成輸入文字的動作,這樣HTPC不用鍵盤也OK,但輸入就沒那麼靈活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前方的VFD顯示的資訊非常多元,連搖控器按下每個按鍵時都會同步顯示訊息
搖控器為鍵盤模式時,顯示的鍵盤動作訊息
按這裡檢視圖片

搖控器為滑鼠模式時,顯示的滑鼠動作訊息
按這裡檢視圖片

旋轉旋鈕時,可以直接控制音量大小,音量調整的範圍為0~100,按下下方的HotKey也可以控制音量,在桌面上的Knob和VFD上也會顯示音量調整資訊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當按下旋鈕時或下方HotKey”MUTE”時,可切換靜音和非靜音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另外補充,在搖控器上左上方有個很好用的功能鍵”App. Exit”,也就是鍵盤的ALT+F4,用來關閉程式,這顆按鍵會常常用到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搖控器上的”Timer”按鈕可以呼叫出計時器視窗,可以用來設定睡眠時間、鬧鈴時間和開關機時間
按這裡檢視圖片

<iMON管理員>
接下來即是核心的設定了,VFD顯示的相關設定都在這裡~
在Knob上按滑鼠右鍵,選擇”iMON管理程式”
按這裡檢視圖片

視窗設定方面,可設定Knob在螢幕顯示的樣式,如果覺得Knob對搖控器顯示的狀態太多餘的話,可在”桌面紅外線信號指示器”裡關閉對搖控器訊號的資訊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設定裡搖控器設定中,可以設定搖控器的細項設定,包括iMON在接收到有效或無效的紅外線訊號時,播放的音效
按這裡檢視圖片

程式指令部份,可設定程式內部的快捷鍵對應到搖控器上,當程式執行時,就可使用搖控器來搖控該程式,彈性相當大~